一、简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自2010级开始,依据“卓越计划”精神设立“金属材料成型与模具设计工程师”教改实验班。
2013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为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
从2013级开始设立卓越工程师班。
二、 培养定位
熟练掌握现代先进热加工工艺设计技术;
具有超长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运用CAD技术进行热加工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
有企业工艺实践经历;
了解材料工艺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具有坚实金属材料理论基础;
培养现代热加工工艺设计卓越工程师。
三、 培养特色
设立大量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重点培养金属材料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能力
社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企业实习阶段主要安排在技术室实习,为企业的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模拟计算服务,同时学习企业的制造技术。
四、 运行现状
2010级教改实验班即将毕业,100318班学生超长的材料领域计算机应用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极大好评。
2011、2012级教改实验班运行中
2013级卓越班运行中

学生设计的铸模、砂芯、模拟计算模型
五、培养计划
专业编号与学制
专业编号:080405
类 别:工学
学 制: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金属材料科学和金属材料工程领域较宽的基础知识和金属材料工程系统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先进热加工工艺设计技术,具有超长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进行热加工模具设计和数值模拟工艺优化,有较长的工艺实践经历,了解材料工艺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具有坚实金属材料理论基础的现代热加工工艺设计工程师。
培养规格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共事的良好道德品质,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法律以及国防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查阅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听、说、写的基础。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3)掌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必需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要求理论基础扎实,同时具有向其他专业拓宽渗透的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设计、运算、实验、测试、表达以及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具有突出的热加工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能力。
(4)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有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
主干学科和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相关学科:物理学科、化学学科、机械学科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基础、工程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研究方法、现代热加工模拟技术、热加工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主要实践环节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设计型综合实验、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企业实习环节、校企联合培养环节 毕业设计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毕业条件
最低完成200.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35.5学分,实践教学58分,技能与特长7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