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学习金属材料的结构原理、成型技术与应用开发,是材料科学领域极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西安工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招生始于1979年,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属国家第一批本科录取专业。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课”为省级精品课程,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实验教学中心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拥有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场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量热仪等先进的进口高级材料分析仪器和大量常规实验仪器,完全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科研之用。该专业建设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明显、在行业内影响较大。
l 1997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定为兵器工业部重点学科,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10年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主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国家第十一批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
l 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8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l 2008年,“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l 2003年“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被评为陕西省首批精品课程,2011年“材料加工基础”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l 2004年“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材料工程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l 2011年“突出实践教学的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l 王正品教授2006年、范新会教授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李建平教授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l 2005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材料科学基础双语教学教材研究与教学实践” 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四完成人为本专业教师),2007年“以课群建设为主线创建优质教学资源的探索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面向中小企业创建一线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三完成人为本专业教师)。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国防973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总装备部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及省市科研项目70多项,各类科研项目17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并为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金属材料科学和金属材料工程领域较宽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工程系统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可在金属材料研究、开发以及生产加工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研究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特色: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理工兼备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应用性强,注重把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不但从理论上研究和探索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变化规律,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制造具有新功能新用途的新型材料。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注重科研开发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工程技术和实践的训练。以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复合人才为特色,毕业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强,深受社会欢迎。
本专业实行导师制,从第五学期开始,将学生分配到各指导教师名下,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导学”关系,导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授业解惑。导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专业上的辅导,生活上的指导,心理上的疏导,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使本专业毕业生能出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物理化学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基础、工程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研究方法。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材料工程领域进行金属材料及产品的制造、结构与性能检测、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研制开发,承担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